小说迷

第40章 火枪实验 上

修改两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迷xiaoshuom.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1256年,十月十五。

西山以西有一处隐秘的山谷,外围几乎四面环山,受风力的影响较小,内部却有不小的平地,所以被划归为武备组新的武器试验场,各种“新锐”装备大多在这里进行检验。

今天这里又围了一群人过来,因为今天是个大日子,武备组终于做出火枪……的枪管啦!

目前,阔马区工坊每月能生产出数百公斤的钢材,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每批钢材的碳含量浮动显著,除杂效果也不一致,还有更细节的一系列因素更控制不了,具体出了什么样的钢完全看运气,只能铸成钢锭,检验后再分类处理。硬度比较高的拿去做刀头和武器,适中的拿给机械组做零件,较低的锻成钢板然后敲成板甲,不合格的就卖给罗家和陈家。

之前,武备组受铁输入量的限制,没法做太大的火炮,所以有些人就心思浮动起来,想试着做些火枪出来。虽然这些二把刀们穿越前从未玩过真铁,但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不是?纸上谈兵的本事总是有的。

他们的确没有实操技巧,不过手头上却攒了一批不错的钢材,杂质少、品质好,同时碳含量相对较低、容易加工,理论上大大要优于17世纪用来造枪的熟铁,可以做出很好的火枪。话又说回来了,不去做的话,经验是永远不会有的,不是吗?

这种想法果不其然就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纷纷叫嚣着早就该研发火枪了。随后二把刀们就纷纷开始设计起方案来。

由于有历史上众多成功经验可以参考,他们做出的方案并没有千奇百怪,经过一番相互串联之后,最终的意见集中到两个主流方案上:一个是20mm口径/1000mm管长的中型火枪,另一个是25mm口径/1500mm管长的重型火枪。看着口径只差了5mm,但前者发射的铅弹约重40g,后者却超过80g,威力差了一倍以上。相应的,后者必然也会笨重许多。

在当初的讨论会上,两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差点打起来。

“中型火枪是历史证明了的最佳方案!”段明远拍着桌子,大声说:“不管哪个国家,都最终采用了这种尺寸的滑膛枪作为军队的主要武器,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万浩然作为重型火枪的支持者,当然要反驳,“中型火枪成为主流,是因为重型火枪把盔甲淘汰了!而我们这个时代,主力军队依然是重甲步兵和骑兵,没有足够的火力和射程怎么行?别打赢即墨的一帮乌合之众就飘飘然了!”

“别搞笑了,就滑膛枪的精度,你以为加长一点枪管和口径就能增大多少射程?”段明远自然不会同意,“近距离,中型火枪和重型火枪都能破甲;而远距离,两者都打不准,多出来的威力完全没有意义嘛。再说了,按你这方案,一把枪不得十公斤以上?这么大的重量,还怎么机动?”

“怎么会没有意义?中型火枪有效射程也就100米,重型火枪至少150米!这至少增加了50%的输出!而且面对结阵的大面积目标,射程还可以再延伸!十公斤算个什么问题,现在宋朝的步兵盔甲可是有30公斤,他们不还是照样打仗?”

万浩然喝了口水,又继续说:“还有,我们现在用挑出来的优质低碳钢做火枪,也许确实能做出不错的中型火枪。但现在品控只能靠运气,万一哪天好钢不够用了又急着生产火枪,到时候只能有什么铁用什么铁,还能保证火枪的质量吗?真这么搞了,就只能增大壁厚,枪重也得增加,还能算中型火枪吗?重型火枪就没这个问题,壁厚就算稍微增加一点,也不过是10公斤和12公斤的区别罢了。”

“与其担心钢铁产量,不如担心兵员数量吧。一把枪用3公斤钢,200人也不过600公斤,我们的储备完全够用,但是哪来这么多兵员?中型火枪可以配刺刀,重型火枪就必须配近战步兵保护,这不就是降低火枪比例了?最终火力优势全抵消了啊。”段明远如此说。

“哼,新兵员好招募得很,直接发个长矛就能上战场,但火枪手不还得训练?直接把老兵全训练成重型火枪手,到时候配上新兵长矛手就行了,二百把重型火枪配上二百长矛不还是比二百中型火枪强?”

“新兵配长矛,怕不是骑兵一冲就溃散了。”

“骑兵冲过来,中型火枪难道能防得住?”

“中型火枪机动力好,我可以提前进入骑兵冲击不到的预设阵地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朕,剩者为王我在异世界召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宋小农民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春枝缠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乃万岁!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带着美女闯三国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玄天宗修行记事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在水浒做奸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臭县令朕怀孕了谍战风云录:大宋倒拔三国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继兄不善大唐小说家金玉满唐大明风流明末:边军不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谍海无名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家娘子太体贴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