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迷

第十四章 戚家军、白杆军

在朱由检手中、这是一份户部关于辽东军饷的财报,但其中的内容却让人瞠目结舌。

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到泰昌元年九月,支出1051万5723两。

算下来,就是30个月,平均每个月35万两的支出。

按照边军兵一员、年12两,而在京卫所无家小者仅有5.6两的军饷来算,仅仅辽东一镇,每个月支出的军饷就能养35万大军。

当然、军饷不能这么算,毕竟培养新军的各种装备是十分昂贵的。

按照《纪效新书》中培养三个车营需要10万两白银来算,一个车营三千人、三个车营九千人,那么每年十万两的支出并不高。

每个月35万两,一年就是420万两,哪怕考虑到通货膨胀,物价翻倍,但420万两,也足够养21个车营,也就是63000名新军。

这还是用戚继光的标准来培养的新军。

如果这样的军队出现在辽东战场上,别说能不能守住辽东,就连建奴的祖坟都能给他扬了!

花了上千万两银子,却培养出了一支无法和后金正面野战的军队,朱由检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多钱,原因只有两个字“粮食”。

辽东自从高淮乱辽之后,辽人对明朝普遍不信任,宁可投靠蒙古和女真,也不愿意在辽东屯垦。

这是万历留下的锅,这件事情导致了辽人北逃,三百万辽人无法养活定额军队只有六万的辽东镇。

辽东没有足够的地方财政养活军队,就只能靠其他地方转移支付,而这个目标就放到了皇帝的内帑,也就是内承运库上。

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后,明朝在辽东镇投入的银两,等于其他八镇加京营的总和。

这四百万两的缺口,只有靠皇帝的内帑填补。

明朝皇帝的内帑,每年收入是六百万两,占据明朝财政的30%。

不过内库大多数时候都需要补贴朝廷,例如朱由检老爹朱常洛刚上台就从内帑拨两百万两填补九边军饷。

可这样操作后,却需要户部和兵部再拿出一笔钱去买粮食,只因为明末的低温期,北方粮食产能不足。

同一时间,辽东一石粮食一两,南方江浙一带或许才四五百文,湖广只有三百多文。

那漕粮走漕运,还要被官员小吏拦吃卡拿,三百多文的粮食运到北方,价格飙涨。

熊廷弼麾下的辽东镇,每年所用420万两,有近三分之一都是花在了粮食上。

解决的办法也有,那就是直接从湖广买粮,沿长江走海运直接抵达辽东。

但没有人会这么做,也没有人敢这么做。

表面上,言官们说的是漕运两岸百万民夫需要漕运讨生活。

实际上、这里面可以贪污的银子,是每年数以百万计了。

崇祯时期就有一个沈廷扬主张走海运,前期也为北方省下了几十万两,不过那是崇祯已经把官员杀怕的情况下。

并且就算如此,沈廷扬还是遭遇到了天津卫、山东等地的官员威胁。

朱由检知道这事情怎么做,但是他却不能自己做,而且他也没有信得过的官员去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赛博朋克:2075》《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替嫁多年后》《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岁岁平安》《官人官色》《阵问长生》《娱乐春秋》《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小说迷【xiaoshuom.com】第一时间更新《家兄朱由校》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大国崛起1857少女与枪与异界大明之帝国再起明风万里猎明汉室可兴五代十国一儒生汉家日月晋枭乱世妖娆王非洲帝国大唐国妖三流书童三国云飞扬纪元1701医入白蛇淘宝大明宦海风流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回到明朝当太子娶个毛妹当老婆异域人生大明公侯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江东幼虎大汉昌邑王混在蜀汉当皇帝大明至圣战国修罗传贼三国乌衣天下三国之帝统天下宗明天下重生明末当皇帝宣和画卷无赖帝师明末第一强藩大明小官人樱花下的血刀唐时归